查看: 2241|回复: 2

小结帛传四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00: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万章下》称“孔子之谓集大成”,这应该代表了当时儒家对孔子学思成就的评价,也应该反映了孔子对前代资源的总体承继以及对其后儒学论域的全面开启的事实。但是,在帛书易传面世以前的二千一百余年间(即以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马王堆三号墓下葬为上限),从有关传世文献中却较少见到孔子对三代业已丰富的天人相与之道的论述,尤其罕见孔子在道德贯通意义上论及天人问题。孔子在儒学史上的形象主要完成于一位道德说教家、私学教育家、文献整理家和汲汲遑遑的求仕者。从哲学方面看,孔子予人的印象无非留下了一些局限于社会层面的道德哲学言论。子贡所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几乎成为关于孔子形上思想成就的定论。这就难怪黑格尔评论道:“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这一观点对迄今为止国内外学界关于孔子思想乃至儒家哲学的看法仍然颇具影响。由这种看法又生发出另一观点,即认为儒家形上思想的形成得益于黄老之学,汉魏以降则复参以玄学和禅宗。在这一背景下,帛传四篇以其记载的孔子有关天人道德的言论,表现了孔子在涵括三代以至春秋新旧天人观念的基础上对于天人内涵的初步的哲学改造,反映了孔子将传统的主宰之天转化为道德之天、并将传统的主体对于形上存在的外在超越关系转化为内在超越关系的致思取向,从而凸显了孔子作为当时敏锐而深邃的思想家的形象,也证明“集大成”的评价对于孔子并不因存在或一方面的缺失而失之中肯,同时证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关于孔子思想的评价不尽恰切。
    对于儒学史而言,帛传四篇所体现的孔子天人道德思想补足了三代天命德政观与思孟天道性命思想之间的逻辑缺环。综观有关传世文献,可以把握孔子天人思想相当驳杂,由此反映了孔子对于三代思想资源的全面吸取;而作为孔子晚年思想结晶的帛传四篇,则以其比较集中地关注道德贯通意义上的天人关系的内容,表明孔子应合着时代精神而由杂趋一、综合创新的主观努力。因此大致可以说,三代天人观至孔子始一收束,思孟天道性命思想自孔子始得启续。必须指出,将孔子以后的先秦儒家天道性命之学系于思孟,仅仅是取其代表性;事实上,孔子天人道德思想的传授面是较宽的,七十子中,曾参之外,据《礼记•礼运篇》可知子游所获这方面教言也是丰富深刻的,而据帛传《易之义》,子贡后来也与闻孔子这方面言论,《缪和、昭力》更表明七十子之外的弟子受到孔子天人道德思想影响者也并非绝无仅有。因此可以说,孔门后学承传孔子天人道德思想是比较普遍的,这正是战国时期儒家天道性命之学达到《中庸》、郭店儒家简《五行》、《性自命出》以及传世本《易传》那样的高峰的基础。正是由于孔子承上启下、综合创新之功以及七十子后学延至思孟一系的积极阐扬,儒家天道性命之学才奠下坚实的根基,以致终于结出宋明理学的思想硕果。而这一脉络的理清,若非帛书易传的面世,恐怕终究只能局限于唐宋诸儒那种“道统论”的猜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02: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溜溜好运网 ( 沪ICP备10213475号-4 )

© 2010-2021 溜溜好运网 www.66haoyun.net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